單位GDP碳排放強度降至全國(guó)平均水平的(de)1/5 深圳拟推五大(dà)舉措力争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
3月2日,記者從市生态環境局獲悉,深圳始終堅持綠色發展,嚴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,全市碳排放總量增幅逐步放緩,碳排放強度穩步下降,單位GDP能耗和(hé / huò)碳排放強度已降至全國(guó)平均水平的(de)1/3和(hé / huò)1/5。接下來(lái)深圳拟推五大(dà)舉措力争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。
深圳作爲(wéi / wèi)國(guó)家首批低碳試點城市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、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,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将綠色低碳作爲(wéi / wèi)破解深圳發展難題的(de)重要(yào / yāo)抓手,嚴格控制溫室氣體排放,初步形成了(le/liǎo)具有深圳特色的(de)低碳發展模式。
深圳始終堅持實施“生态立市”戰略,特别是(shì)黨的(de)十八大(dà)以(yǐ)來(lái),深圳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結合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堅戰,積極應對氣候變化,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(hé / huò)生态環境高水平保護,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态環境保護齊頭并進。據統計,2020年,全市生産總值達到(dào)2.76萬億元,主要(yào / yāo)污染物減排超額完成任務。特别是(shì),全市碳排放總量增幅逐步放緩,碳排放強度穩步下降,單位GDP能耗和(hé / huò)碳排放強度已降至全國(guó)平均水平的(de)1/3和(hé / huò)1/5。
優化産業結構和(hé / huò)能源結構是(shì)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最爲(wéi / wèi)有效的(de)舉措。深圳堅持抓核心抓關鍵,全面實施産業結構升級,構建起更具競争力的(de)綠色現代産業體系。2020年,全市戰略性新興産業占比達到(dào)37%,高技術制造業和(hé / huò)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(yǐ)上(shàng)工業增加值的(de)比重分别達到(dào)66%和(hé / huò)72%,每平方公裏産出(chū)GDP居全國(guó)大(dà)城市首位。深圳還持續優化能源結構,形成了(le/liǎo)以(yǐ)清潔能源爲(wéi / wèi)主的(de)能源結構,徹底淘汰了(le/liǎo)民用散煤和(hé / huò)普通工商業用煤。核電、氣電等清潔電源裝機容量占全市總裝機容量的(de)77%,高出(chū)全國(guó)平均水平約25個(gè)百分點。全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總發電裝機容量達540兆瓦。
深圳堅持全面提升綠色低碳水平,把綠色低碳發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(de)各領域全過程,着力推進工業、交通、建築、生活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,帶動全社會向綠色低碳加速轉型。
“雖然我市具有較好的(de)低碳基礎,但也(yě)面臨産業結構和(hé / huò)能源結構優化的(de)空間有限,内部挖潛減排的(de)難度較大(dà),新增能源消費需求大(dà),短期内難以(yǐ)實現能源消費增長與碳排放脫鈎等困難。”市生态環境局局長李水生表示,下一(yī / yì /yí)步,深圳将高标準編制好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和(hé / huò)碳達峰行動方案,強化統籌,重點推進能源、工業、建築、交通等領域低碳化發展。具體措施主要(yào / yāo)包括:一(yī / yì /yí)是(shì)高質量發展清潔低碳能源,嚴格控制煤炭消費,提高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容量,發展可再生能源;二是(shì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強化工業降碳減排,推進工業節能提效和(hé / huò)制造業優化升級,加強高耗能行業能耗管控,建設綠色數據中心;三是(shì)大(dà)力發展綠色低碳交通,推進多層次城市軌道(dào)網絡融合發展,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,規劃建設充電、加氫等配套設施;四是(shì)全面深化建築綠色節能,提高新建建築的(de)星級标準,擴大(dà)裝配式建築應用規模,加快推進既有公共建築及居民建築改造。五是(shì)健全碳排放權交易機制,大(dà)力推進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建設,推動氣候投融資機制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,力争盡早實現碳排放達峰。
來(lái)源:深圳特區報